学校简介
学校是一所县直属完全中学,占地面积42亩,建筑面积15321m。拥有教学楼两栋36间教室,理化生实验室5个,多媒体教室2个,体、音、美训练室各一个。现有32个教学班,在校生1700余人,教职工121人,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05人,大专学历14人,学历达标率在95%以上;具有高级职称14人,中级职称36人,初级职称72人。近年来,我校以强化教研教改为抓手,为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。赛教中,获得国家级二等奖4人次,三等奖2人次;省级二等奖3人次,市级一等奖2人次,二等奖8人次;论文发表国家级2篇,省级29篇,市级9篇。
发展简史
学校自创立至今,基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。第一阶段,为奠基期:1995-1967年,校长卢跃长,这十余年初创阶段,学生学习风所极浓,人才辈出,代表如卢正全,文峰,陈良学等。第二阶段,停滞期:1967-1977年,校长赵炳煊,这十年文化革命,大批知识分子受到排挤,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。第三阶段,恢复期:1978-1982年,历任赵炳煊、孙益勇两位校长这五年,国家拨乱反正,大批知识分子解放出来,搞乱的教育制度重新恢复,教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,学生对知识的渴求,如鱼得水,这阶段蒲中教育出现了一个高峰,人才出现了"井喷"现象。代表人物罗雪剑、张蒲、沈强、何仁海、沈爱明等。第四阶段,徘徊期:1982-2005年,由张先民到徐秀斌,共历9位校长,这阶段由于大批的名师被调走,如张炳生、张玲玲、史清汉、张蓓蕾、寿好伦、张忠林等,在再之重点调整,经费短缺,学校教育在低迷徘徊。第五阶段,发展期:2005年至今,历王远隆、李锦贵、金小玲等三位校长,这阶段经过"普九"、"普实"和"灾后重建"及"布点调整学校办学硬件彻底的改观,特别是"灾后重建",这一史无前例的工程,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,办学规模不断壮大,教学质量稳步提高。尤其是金小玲同志调任校长后,明确地提出,当硬件建成后,抓质量,求发展就成为当今乃至今后的重要任务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主抓初中质量,巩固高中教育,目前正在毫不动摇的进行中。另在蒲中的办学史中,曾在1975年、1976年、1979年办过中等专业师范班,毕业生遍布在汉阴的中小学及其他领域,成为汉阴教育的重要力量,为汉阴县师资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历任校长
校长 | 书记(1988年以前,祥情不明) |
首任 | 卢跃长 | 1988年后 |
二任 | 赵炳煊 | 李隆祥 |
三任 | 孙益勇 | 沈兰明 |
四任 | 张先民 | 徐秀斌 |
五任 | 朱嗣成 | 王远龙 |
六任 | 候利民 | 曹谱 |
七任 | 张蓓蕾 | |
八任 | 陈贤才 | |
九任 | 李隆祥 | |
十任 | 邹宗阳 | |
十一任 | 黄明生 | |
十二任 | 徐秀斌 | |
十三任 | 王远隆 | |
十四任 | 李锦贵 | |
十五任 | 金小玲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