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简介
基本内容
陕西省汉中中学创建于清乾隆四年(公元1739年),当时名为“汉南书院”,是清代汉中府的最高学府,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。学校创建后数易其名,建国后定名为陕西省汉中中学。 建国以来,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,系陕西省首批命名的十五所重点中学之一,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。学校占地60亩,建筑面积33000多平方米。现有教学班45个,在校学生2200余人,教职工156人(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8人,中学一级教师59人,在职特级教师2人)。校园内绿树成荫,四季花香,环境幽静,是理想的学习和育人场所。
在加快教育改革,不断推进学校发展的过程中,学校凭借260多年历史的深厚文化底蕴,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,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,加快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步伐,强化学校管理,在软件、硬件及其他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。
近年来,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,学校对此也加大了投资力度,投资建成了由多媒体教室、计算机终端、中央控制系统、广播系统构成的较为先进的校园网系统。2004年9月又升级到具有投影仪、实物展台、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校园网二期工程,使每一个标准教室都建成了多媒体教室。2004年改造了阶梯教室,使之成为各项功能俱全的多功能厅。建有配置先进的微机室、语音室、美术活动室、音乐室。具有种类繁多,数量充足的音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,基本上满足了教学需要。
学校现有4个物理实验室,3个化学实验室,专职实验技术人员5人,仪器、标本、模型、挂图等均达到部颁一类标准。按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,开足了实验课、教师演示实验课、学生分组实验课,开出率达100%。
学校图书馆藏书11.4万余册,生均达50册以上,各类工具书、教学参考书390余种,有7个学生阅览室,座位432个,订阅报刊300多种,专职图书资料员3人,1个教师阅览室,座位64个。电子阅览室连接互联网并加有防火墙,有专人指导和管理,面向师生开放。
学校有2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的操场,3个篮球场,1个足球场,1个排球场和1个羽毛球场。学校体育器材齐全,专职器材管理员1人。学校还有在建的包括音乐教室、美术教室、舞蹈厅和室内体育馆在内的音体美教学楼。目前,学校环境优美,形成了以长青树为主体,以花卉绿地为衬托的主体绿化带,真正实现了校园的绿化、美化。
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,汉中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注重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,使学生在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诸方面全面发展。学校坚持以“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,面向全体学生,立足人人成才,着眼整体优化,办出自己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,使学生全面发展,各有所长。以“做人”为基础,以成才为目标,推行整体教育、个体教育和主体教育相结合的“三体”教育,培养学生全面素质、个性专长和创造才能,面向全体学生,提高学生整体水平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,树立“一切为了学生,为了学生的一切,为了一切学生”的学生主体观念,培养学生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发展的能力,从而使学生得到健康、全面发展。
正确的教育思想,科学的教育方法,使学校近三年来的教育教学结出了丰硕的成果,2002年高考,本科上线432人,衡量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,陈昱良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,年度学科竞赛学校共获全国一等奖1人次,二等奖4人次,三等奖6人次;2003年的高考,学校812人参加考试,本科上线404人(不含体育、艺术类考生)本科上线率达50%,其中重点大学上线219人,占上线总人数的54%,汉中市文史类考生第一和外语类考生第一都在汉中中学。全市文史类、理工类、外语类考生成绩各前十名,该校占二分之一。2004年高考,学校达到二批本科线以上的人数达541人,占全校参加高考总人数的56.1%,成为汉中市各重点中学二本以上上线率最高的学校,文理两科二本以上过线率都超过全省平均录取率33个百分点。有8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分别进入全市各类考生前十名。文史类考生付晨以672分优异成绩胜出,成为汉中市文科状元,受到各方面一致好评。
相关评论
- 评论列表(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
-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