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江中学位于汉台区西南隅,地处龙江镇辖区的中心地带。学校生源在区内覆盖龙江镇、舒家营办事处和鑫源办事处,在区外辐射至南郑县梁山镇和勉县长林镇。这里纯属农业区,经济相对滞后,发展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是外出打工。学校为发展当地经济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,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。
龙江中学是一所久负盛名的老牌学校,它始建于1956年,一色土木平房,为当时汉中城西唯一的一所农村中学。创办初期仅有两个初中班,后来逐步发展壮大。学校从1972年开始办高中,成为完全中学后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。到1986年,因政府对高中布点的调整,学校改为初中兼职高班,再后变为单设初中。
学校再建于1995年,在汉台区实施“普九”的大好形势下,学校抓住机遇大发展,拆除了所有的土木平房,教学大楼、实验楼、宿办楼拔地而起,昔日的旧貌彻底换新颜。学校按区政府部署与梧风中学和龙江镇中合并。“三校合一”后学生人数由原来的500人猛增至950人,从此肩负了龙江镇适龄人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任。
学校再次发展于2001年。由于近十年高中的停办,辖区内各村高中毕业生锐减,人才资源短缺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,在学校领导与龙江镇人大代表的强烈呼吁下,2001年8月经市、区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恢复了高中。现学校有24个教学班,91名教职工,在校生人数达1406人,平均每年净增200人,在学校恢复高中后的2004年高考中,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标,实现了首届高考开门红。学校还多方筹措资金,再次修建了高中教学楼和教工综合楼,现正在谋求学校的更大发展。
龙江中学占地25496平方米,校舍建筑总面积6000平方米,有两幢教学楼,一幢实验楼,三幢教职工宿办楼。学校还硬化了各院落及道路,绿化美化了校园,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。各院落均建有花坛和小景点,做到了三季有花,四季常绿,是一块环境宜人的读书胜地。
学校现有教学及辅助用房2775平方米,行政办公用房320平方米,生活用房2900平方米。学校操场面积9000平方米,有100米直道和200米环形跑道,有篮球场三个,足球场一个,有单双杠四幅,乒乓案八幅。
学校教学设备在一九九五年“普九”验收时得到了较大更新,以后的几年中日臻完善。现有物理、生化仪器室,实验室各一,每个实验室可提供初中12组、高中10组的实验,有专职的实验室管理员。特别是近两年,学校先后三次新添了3.5万元的高中理化生实验设备和器材。学校有四间房的语音室一个,可供56个学生同时使用。有微机室两个,共有电脑86台,引进了宽带网,师生可在网上学习,查阅资料。有电教室一座,装有4台大彩电和投影机,有价值2.7万元的电教教材。有教育卫星接收设施,高中各教室均装了电视机,所接收信息可传至各教室。学校还有图书室一个,藏书25215册,可达到生均20册,师均60册以上。
龙江中学远离集镇和村庄,四周田园环抱,校内古柏、柳杉苍翠挺拔,花坛、假山相得益彰。一位七十年代退休的老教师曾在教师节前给学校题诗云:“风水宝地在龙江,人才辈出美名扬,书声朗朗凤岭寺,雏鸟长成金凤凰。”
学校现有教职工91人,专任教师中有本科学历者39人,专科学历者42人,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100%。全校教职工中,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者7人,中学一级教师职称者22人。全校有共产党员29人,党员人数占全校教职工人数的32%。由于恢复高中,教育局每年分配大学生近10人,使学校教师队伍更加年轻化,教职工平均年龄为29.8岁。
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做法是:1、政治上充分信任。近年来,学校把三位青年教师提拔到了学校领导岗位上,吸纳了五名中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。现在又有八名教师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尤其以青年教师居多,他们都有在工作上干出一番成绩的愿望和决心,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。2、工作上压担子。近年来担任班主任的,大都是青年教师,他们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近,工作善于创新。3、生活上多关心。学校每年在中秋节前,要举行新教师座谈会;在重阳节前,要举行老教师座谈会。通过这种形式,表达学校对他们的关怀,拉近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心灵距离。现在,全校教师队伍中形成了团结拼搏,开拓创新的正气,真正做到了政通人和,万事俱兴。
学校始终把班子队伍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,始终把组建一支政策水平高,管理能力强,廉洁高效,求真务实,敬业奉献,有超强战斗力的领导班子队伍作为首要目标完成。一是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,学校明确提出“钢班子、铁队伍”的口号,坚持每周例会制和进行政治理论、教育政策的学习,不断探索教育规律,努力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;二是实行领导班子“月量化考核”制,每月对班子成员的工作绩效,通过自己陈述,领导点评、群众监督的形式,在行政例会上公示,评出“优良中差”四等,奖优罚劣;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,对事关学校人事、财务、质量的大事,毫无例外地进行集中审议,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集体智慧,力求科学高效,省时省力省财省事;四是给中层领导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。学校要求做到“分工一线”,“蹲好一点”,“抓好一块”,对每一线、每一点、每一块的工作,学校充分放权,既重结果也重过程。尽可能克服“婆婆多,事难做”的现象。
通过几届领导的探索实践,学校已经建立起了一支讲民主、讲团结、讲合作、讲奉献、讲廉洁,能守纪、能吃苦、能负责、能出成绩的“五讲四能”型的领导班子,这是一支钢铁班子,钢铁队伍,必将创造学校教育教学史上新的奇迹。
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,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,实践证明: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关键在教师、重点在课堂、途径是教研。多年来,学校一方面毫不松懈地抓“备、教、导、改、考”五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工作,教务处、年级组、教研组分层把关,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和每月一次的教学常规大检查,坚持每学期一次的汇报课、公开课和优质课赛教活动,坚持期中、期末两次质量分析和教法交流,坚持定期开展向学生家长征集教学意见的活动,提出并落实向45分钟要质量的口号。通过月检查、月通报,确保了环节落实到位,责任落实到人,效果落实到学生。另一方面紧紧围绕“课堂教学”这一中心,大兴教研教改之风,积极推广“课改”成果,课堂上精讲巧练,举一反三,突出重点,破解难点,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,让学生动脑、动口、动手,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。此外,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电教实验设备,积极开展第二课堂,突破“粉笔加黑板、教师书和口”的教学模式。从实践中,学校探索出了抓常规的“八字”做法。即钻研教材贯彻一个“透”字,备课贯穿一个“实”字,上课提倡一个“活”字,辅导立足一个“勤”字,作业批改落实一个“细”字,讲评作到一个“准”字,考核抓住一个“严”字,考勤狠抓一个“硬”字。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素质,学校鼓励教师通过继续教育、函授和自学考试,实现自我“充电”。
在全校教职工的奋力拼搏下,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1996年学校被命名为“汉台区管理规范学校”;1998年被区精神文明办公室命名为“文明单位标兵”;1999年被市教委命名为“汉中市示范初中”和“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”;2000年被区教育局授予“推进素质教育,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”;2000年至2003年,连续四年荣获“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”称号。特别是2004年首届高考实现开门红,使得群情振奋,领导满意,学校声誉大增。
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,面对硕果喜人的教育局面,龙江中学全体领导和教师深感任重道远。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,学校将站在更高的起点,以教育家的大手笔,绘制新的蓝图,决心不断创新,在创新中谋求学校更大的发展。学校今后的工作设想是:(一)管理上档次,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。(二)质量上台阶,全面育人,全面发展,高考、中考位居农村中学前茅。(三)继续扩大办学规模,使高中班额达到12个,学生人数超过700人。(四)创建符合创新精神的管理机制和教学模式,培养一支“精于教书、勤于育人”的教师队伍。(五)不断改善办学条件,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,学校软硬件建设上水平。
时代呼唤教育的调整发展,龙江中学将搭乘创新发展的快车,全力驶向名校的行列。
好羡慕那些在市中心的中心,放学了还能出去逛逛。几乎每次去人民广场都会看到。记得小时候是很有名的市重点中学,要是家里没有搬到浦东去说不定会报考这所中学。